佛陀说:善根有二种,一是常,二是无常,佛性不是常也不是无常,因而说为不断,这就名为不二之法;一是善,二是不善,佛性是非善也非不善,因此名为不二之法。 五蕴与十八界,凡夫见之为二,有智能的人通达事理,知其性本无二无别,无二无别的性就是佛性。 不可探知、不可触及、不可认识的空洞时空裂缝中,一个沉默的灵魂应运而生。时空裂缝中无时间无空间,只有似闪电般的紫色光斑一次又一次灼烧着它。 就像被绑缚在悬崖上的人每天清晨被怪鸟啄食了肝脏,傍晚又康复,如此以往,循环往复。就像推着巨大石球爬上山坡的人,每当推到山顶便又滚下来,一切重新再来,如此以往,循环往复。就像凡尘俗世中的众生,刚解决完一件烦心事,过不了多久又有了新的烦恼,如此以往,循环往复。 这一个沉默又孤独的灵魂,它历经着那如鬼魅般的紫色闪电的灼烧与吞噬,一次又一次,如此以往,循环往复。 终于,在历经了宇宙相对的九亿劫的时间后,它终于悟出了相对脱离这个时空裂缝的功法,以此沉默又孤独的灵魂,投胎往人世中去了! —— 刘洢璕一醒来,先映入眼帘的是墨绿的帐子顶。 她眨巴了好几下眼睛,才适应了这里的光线和不太分明的室内景致。 窗外应该是个艳阳天,明媚的光线通过紧闭着的雕花浆纸窗后,化作了柔和的金黄色,窗缝里漏出的一缕阳光中,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些细微的灰尘在玩命的舞动。 她微微偏头打量这里,不大的木屋里简洁的摆放着一些必备的家具。房间当中放着一张花梨木案面,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《山水孤舟图》,倒叫她想起了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的诗句来。那画左右挂着一副对联,其词云:青山依翠陌行云,流舟轻盈楞严定。远处些的梳妆台子和脚踏柜子虽隔着帐子看不分明,但也足够可以了解那些家具的精致。 真是奇怪,屋子并不华丽,且可以称为陋室了,可一览用具却都样样精品,真不知道主人是怎么想的,难道这屋子主人还想着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,也想着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”? 刘洢璕心里哑然失笑,又微微皱眉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