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大明巡检司巡检韩烈 大明崇祯十五年二月中旬。(既公元1642年。) 东平州北郊,运河安山闸巡检司衙署。 重伤休养两个月的韩烈,终于生龙活虎的活了回来。 时年二十一岁的韩烈,字庆之。 四年前,十六岁的韩烈,在山东武举乡试中,以第九名的成绩高中武举人功名。 次年二月,他便参加京城的武进士会试。 结果名落孙山。 落榜之后,他返回东平州故里,发愤图强苦练三年武艺,研读兵法韬略。 于去年正月再次进京赶考,却再次名落孙山。 这一次,并不是他学艺不精,而是他在策论答题时,文章写的过激,抨击朝廷文官当道,武官被压制的策论答题。 从而遭到主考官的集体打压。 虽然心有不甘,但经历了两次会试失败。 这让意气风发的韩烈,意志有些消沉。 回到故乡的韩烈,不顾父亲的反对,以武举人的功名,在东平州知州衙门,谋到一份差事。 那就是出任设立在运河之上的,安山闸巡检司,正九品巡检使一职。 大明的巡检司相当于后世的派出所机构,负责乡镇集市,关隘要害的治安和管理。 正九品的巡检使,虽然只是一个芝麻官,但也是手握“兵权”的一方头头。 因为安山闸处于运河之上,南来北往的商船不少。 故而安山闸巡检司所在地的安山乡,常驻人口足有上万,加上往来的商船客商,倒也使得这个小乡镇颇为热闹。 管理这么一个乡子,自然需要人手。 为此,韩烈手底下,还真有一支兵马。 其中弓箭班二十弓手二十人,壮班衙役二十人,还有十二名驿站车马夫。 加上韩烈以及伙夫人员,巡检司内足有六十人。 自去年七月赴任安山闸巡检使以来。 韩烈倒是过了了三个月安定日子。 但是,去年十月初旬,兖州府治下的寿张,爆发农民抗税起义。 仅仅两个多月,起义军就攻陷寿张,郓城各县。...